1.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全面梳理现有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清单,用足各级优惠政策,让政策真正落地落实,让民营企业增强政策获得感。全面清理我市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和规定。建立涉企政策发布平台,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信息服务。(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工商联、市法制办牵头负责)

  2.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地位。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切实做到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坚定不移,在政策执行上一视同仁,在市场竞争中公平对待。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禁止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过程中设置限制或者排斥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条件。对具备相应行业资质的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主导重大建设项目,不得设置初始业绩门槛。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对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试点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在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税费征收等方面享受与政府投资项目同等待遇。(各级各有关部门牵头负责)

  3.优化环评服务和环保监管。对未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建设项目,除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较大的项目,以及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外,无需履行环评手续。把区域环评纳入政府服务事项,简化区域内项目的评价内容、前置条件、总量管理等。根据园区规划环评的审查意见和结论等要求,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可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简化入园项目相应评价内容。对错峰生产企业和矿山开采、煤炭洗选等企业,进行严格审核甄别,对环保达标企业要保障正常生产,避免环保“一刀切”。(市经信委、市环保局牵头负责)

  4.依法兑现政府承诺。各级政府要坚持“新官理旧账”,对过去合法合规的承诺,要认真履约。定期梳理新近在招商引资、拆迁补偿、政府工程款项结算、PPP项目等方面的承诺事项,依法依规及时兑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5.妥善解决拖欠民营企业债务问题。成立企业债务清理工作小组,开展企业债务清理专项行动,优先清理政府性工程对民营企业的欠款。每年定期清理政府部门拖欠企业资金问题,分析原因,查清责任,对长期拖欠不还的予以问责。着力化解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长期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行为,对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加大执行力度,纳入信用黑名单。(纪委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牵头负责)

  6.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统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3545”专项改革在市县政务大厅落地,实现新申请开办民营企业市级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涉税办理、公章刻制等事项;查封、抵押、注销登记等民营经济关注度高的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性民营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内,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严格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和“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模式。深化市县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改革落地见效,让民营企业办事更便捷。(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7.精减整合督评事项。整合规范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民营企业开展的各类督查、督察、督导、检查、考核、评比等事项,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各级各部门牵头负责)

  8.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安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合法经营不受干扰。严厉打击针对民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侵犯民营企业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及损害民营企业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牵头负责)

  9.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严厉打击危害企业家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黑恶势力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以及村霸、行霸、市霸在企业建设发展或市场竞争过程中危害企业家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侵害企业家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牵头负责)

  10.妥善处理民营企业涉纪涉法案件。对积极配合协助案件调查的民营企业家,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和合法权益。对涉案民营企业家,纪委监委、检察院、公安、法院等要完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统一执法尺度,既查清问题,也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严格规范审查调查行为,对相关民营企业采取调查措施时,选择适当时机和适当方式,非经法定程序并经严格审批,不得冻结企业账户、查封企业账册、扣押企业财物,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对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牵头负责)

  11.完善民营企业涉法维权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涉法维权问题协调工作机制,畅通企业涉法维权问题受理渠道。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纠纷解决途径和维权选择。对民营企业家提出申诉要求的案件,要及时、优先办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出审查处理意见,确有错误的,坚决依法启动纠错程序,及时依法纠正。(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牵头负责)

  12.坚持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避免“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简单粗暴做法。对民营企业经营中的一般违法行为,要审慎研究、妥善处理,可以通过说服、建议、协商等手段解决的,要以教育为主,不能一味处罚、一罚了事,坚决避免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各执法部门牵头负责)

  13.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的黑恶势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加大涉及民营企业生效判决的执行力度,严惩拒执违法犯罪,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制度的作用,确保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及时落实兑现。(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牵头负责)

  14.全面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确保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适时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对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民营企业,通过依法办理税款延期缴纳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对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在落实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其上缴市、县(市、区)税收留成部分,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分级予以奖补,用于企业技改投资或研发投入。(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15.全面落实国家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合理编制社保费收入预算,严格按预算进行征收。对符合条件且努力稳定就业的参保企业,可通过减费方式返还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的50%失业保险费。对用人单位和职工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总和从3%阶段性降至1%的现行政策,2019年4月到期后继续延续实施一年。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市人社局牵头负责)

  16.全面落实减费政策。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加快推进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规范中介服务,严禁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完善查处机制,坚决取缔违规收费项目。(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17.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在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修编时为民营企业发展用地留足空间。对带动力强的省市重点项目,土地年度计划指标优先予以保障。对新兴产业、优势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工业用地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采取长期租赁方式供地的,可以调整为出让供地;采取弹性年期出让的,届满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可依法续期;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使用年期内可依法转租、转让或抵押。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国土部门要积极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好不动产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对符合不动产登记的企业,要简化部门之间审批登记流程,缩短办证时间,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完善相关手续,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对民营企业投资非营利性教育、科研、体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社会福利、公用设施等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按划拨方式供地;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建设用地资源兴办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可享受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过渡期满需办理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手续时,除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保留划拨外,其余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市国土局牵头负责)

  18.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完善现有工业园区、创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强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应,免收或减收厂房租金,增强园区吸引力,提高园区企业入住率,提升厂房使用率,有效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负责)

  19.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支持民营企业“获得电力”专项行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利用朔州风、光、火电装机容量大的优势,在满足交易条件的前提下,引导发、用电企业签订中长期直接交易协议,扩大市场交易电量规模,在保证新能源发电企业超保障利用小时外电量稳定交易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用电民营企业获得电力成本,实现供购企业效益共赢。支持园区内企业“打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清理转供电加价、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降低政府性基金等措施,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电力公司牵头负责)

  20.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天然气用户改“转供”为“直供”。支持在怀仁市和应县陶瓷产业园区建设集中煤气供应站,降低陶瓷企业用气成本。(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牵头负责)

  2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快“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全力支持平鲁区内陆港建设。鼓励整合国有企业剩余运力向民营企业放开。〖JP2〗推动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货车实行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和货运车辆网上年审、异地年审工作,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市交通局、市经信委牵头负责)

  22.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要加大金融产业开放力度,打造我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与外省、市各类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信托、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债、公司债、融资租赁、保理和互联网金融贷款等投融资业务引入我市,为我市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市金融办牵头负责)

  23.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部署要求,对符合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各银行机构要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民营企业贷款“125”方向性指标要求,在不放松信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支持。积极推广银税合作模式,扩大参与“银税互动”银行机构的范围和数量,鼓励银行机构根据企业纳税信息给予便捷高效的信用贷款。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政府采购单位和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确认账款,提高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效率。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存货、设备、金融资产等动产质押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风险补偿和评估机制,推广“贷款+保险保证+财政风险补偿”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对成长型先进制造业企业,丰富合格抵(质)押品种类,合理确定抵(质)押率,在资金供给、贷款利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严格执行《关于朔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办法(试行)》,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激励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安排专项贷款规模支持朔州陶瓷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审批效率等方面予以优惠倾斜,确保陶瓷产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市金融办、人行朔州中心支行、市银监分局牵头负责)

  24.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功能,2019年底前全市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力争达到5亿元,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金额占比达到90%以上。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对行政区域内融资担保机构保费补贴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考评办法,激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支持民营企业担保贷款业务。(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牵头负责)

  25.做好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服务工作。各县(市、区)要自筹资金,为本区域内骨干民营企业提供低成本“接续还贷”服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市、县两级要大幅度提高应急还贷周转资金总量。鼓励银行通过提前续贷审批,提高企业转贷效率。加强企业还贷应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减免还贷应急资金使用成本。适当放宽申请使用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的企业范围,积极主动做好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的服务。要统筹使用市、县(市、区)两级财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和市级应急周转资金,其中支持陶瓷企业的额度不低于总量的30%。对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0个以上的陶瓷企业,对其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银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26.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集合各类奖补资金,集中政策和资金优势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挂牌。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市上市(挂牌)民营企业资源库,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做好上市(挂牌)民营企业培育工作。力争每年20户民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10户民营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20年市上市(挂牌)民营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达到50家,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民营企业达到5家。对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严格执行《朔州市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措施》文件规定,对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和当年入库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由市级财政给予奖励。(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27.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诚信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对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并为其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严重失信、长期违约、恶意拖欠的企业,要公开曝光,取消已有的荣誉和补贴。(市税务局、人行朔州中心支行、市发改委、市金融办牵头负责)

  28.支持民营经济向“2+7+N”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围绕产业生态化、高端化、集约化、现代化,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园区承载、企业示范、项目支撑、基础保障、创新驱动”七大路径,鼓励民营煤电企业提质增效,参与国有煤电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重点在高端陶瓷和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草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七大新兴产业上突破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向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化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各县<市、区>、市直相关单位牵头负责)

  29.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进一步支持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规定,从2019年起,我市设立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我市《中小企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通过资助、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双创基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上规升级,“专精特新”发展,股份制改造,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创新融资模式,企业人才培养,经济运行监测等。(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30.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民间资本重点投入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医疗卫生、民生康养产等领域项目。在我市高速铁路、飞机场建设项目中开展社会资本投资示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积极引导和促进民间资本通过资产证券化、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运营城镇供水、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市发改委、市金融办牵头负责)

  31.促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优质企业、优质资产、优质资源,对民间资本不设准入门槛、不限持股比例、不限合作领域,提高民间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建立混合所有制项目发布机制,定期公开发布合作项目,推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对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煤电企业固废排放治理,投资煤矸石、粉煤灰再利用产业,落实好固废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产品原料中粉煤灰参合比例达到20%以上、年消化粉煤灰10万吨以上的陶瓷企业,给予奖励。(市经信委、市税务局、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32.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鼓励我市民营企业通过省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军民融合产融对接平台参与军民融合项目,通过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军民融合板”扩大直接融资。对获得国家部委、军委相关部门军民融合项目资金的,对年度内新增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或与军工企业配套合同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积极争取省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适当安排市级配套、奖励资金。(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33.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激发民营企业科研热情。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和省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各类科技(专项基金)计划。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一定奖励。对实施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改造的陶瓷企业,委托行业协会等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认定后,给予一定奖补。(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34.支持民营企业质量管理提升。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推行和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民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加大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质量品牌,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新技术服务标准。对于获得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的,推荐申报国家级奖励500万元和200万元。对于获得省级质量奖和提名奖的,推荐申报省级奖励资金100万元和50万元。市财政给予一定配套奖励。支持和指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对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35.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深化京津冀协作。保持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落实企业境外所得税综合抵免政策。对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的企业、每个展位给予补助。(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牵头负责)

  36.加快市场主体规模提升。按照宜大则大、宜精则精的原则,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次培育机制。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工业企业重点指导帮扶,每年培育不少于20户“小升规”企业,并给予奖励。从2018年起,市级财政对首次上规入统的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后连续2年未退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连续3年的,再给予6万元的奖励。从2018年起给予“小升规”企业3年的适应调整期,3年内保持税收负担总体不增,可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建的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陶瓷项目,自签约之日起两年内完成全部投资的,按实际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给予适当补助。对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龙头项目,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牵头负责)

  37.强化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各级各部门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预留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制定政府采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指导性预算,编制采购品目清单。采取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鼓励融资支持等措施,加大政府采购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市财政局、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

  38.支持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搭建集需求发布、在线交流、人才推介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引进包括优秀职业经理人、高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举办各类人才招聘活动,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39.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将民营企业家培育工作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依托党校、右玉干部学院、重点高校和有实力的专业培训机构,强化对企业家政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聚焦实业,突出主业,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强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水平。3年内实现全市重点民营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提高我市民营企业家素质和能力,培养领军人才。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40.坚决落实“六个决不允许”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在坚决反对“吃拿卡要”的基础上,要把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坚决做到“六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能推诿敷衍,必须熟悉业务政策,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决不允许说“等等再看”,对一时不能办理的事项,不能借政策制度规定之名故意刁难,必须以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帮助支持企业,让企业满意而归;决不允许说“不归我管”,对不属于本部门的事情,不能一推了之,必须引导企业找准人想办法,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决不允许说“不是我定的我不管”,对政策制度规定的、政府作出承诺的事项,不能“新官不理旧事”,必须全部认账,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决不允许说“这事没找过我”,对已经确定的帮扶项目企业,不能坐等企业求人托情,必须主动上门服务,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决不允许说“事情不好办”,对应该审办的事项,不能图自己方便造成企业办事不便,变相审批拖着不办,必须受理即办、立刻就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市纪委监委牵头负责)

  41.树立鲜明导向。大力倡导领导干部担当作为、靠前服务,真心实意帮助民营企业经营者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倡导领导干部理直气壮、光明磊落,多与民营企业经营者坦荡真诚接触交流;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公私分明、心无杂念,与民营企业经营者清白纯洁交往;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经营者讲正气、走正道,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经营者敢讲真话、勇于监督,依规依纪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牵头负责)

  42.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系制度、政企沟通协调会制度和民营企业直通车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鼓励各级开发区设立工商联(总商会)组织。探索党政机关干部在民营企业挂职锻炼。(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工商联牵头负责)

  43.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营造崇尚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发展的社会氛围,提高民营企业家社会地位。建立民营经济表彰制度,持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市委、市政府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对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在政治安排和社会待遇中优先考虑。(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44.畅通渠道解决问题。通过“96302”企业服务热线随时收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困难问题,梳理汇总后定期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将解决民营企业问题纳入“13710”督办系统,督促相关部门解决落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工商联牵头负责)

  45.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合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各县<市、区>牵头负责)

  46.强化政策宣传。加大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举办小微企业日等系列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服务功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宣传、需求调研、跟踪反馈和服务对接等。(市委宣传部、各相关部门牵头负责)

  47.狠抓政策落实。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把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考核范围。把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市委组织部、市考核办、各县<市、区>牵头负责)

  48.建立上报考评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每季度末将政策落实情况报市委、市政府。定期在全市开展政策执行效果第三方评估,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政策,疏通堵点、痛点,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