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kW大功率长耐久燃料电池系统,是我们与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氢能源创新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的首款力作,目前已成功完成研发,这标志着我国在氢能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同时,我公司年产5000台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也已经成功入选为山西省2025年重点工程项目,其中一期年产500台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示范项目自今年2月份启动建设以来,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现已完成施工装修并正式投产。”朔州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俊介绍说。朔州文景能源是由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和上海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氢能高科技合资公司,是首家入驻“晋创谷·朔州”的高科技氢能合资企业,公司以氢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产品储能服务以及加氢站的运营管理为主营业务,立志为山西省的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晋创谷·朔州”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是朔州市全面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优化创新生态、打通科创堵点的关键一招,是支撑引领朔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起步区示范带动、拓展区联动发展、辐射区借鉴推广的发展路径,形成协同促进、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晋创谷·朔州”起步区位于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科研办公面积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形成办公区、实验室、厂房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拓展区位于朔州经济开发区,辐射区包括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做到“一区一业”。

在推动“晋创谷·朔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中,朔州市强化产业应用导向,聚焦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围绕朔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常态化征集“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需求,坚持以需求定任务、以任务定项目,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同时,优化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形式,突出“能者答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目前,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已向“谷”内企业征集并向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推荐了“朔州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新型镍铁合金电极的低成本高性能AEM电解槽技术”“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固废煤矸石制备重油高效裂化催化新材料研发与应用”2个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光伏单晶硅超细线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1个省级重大专项计划需求建议,三个项目预计投入共5850万元。

推动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关键“桥梁”是科技成果转化,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晋创谷·朔州”搭建了全过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深度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要素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朔州市“一本三专”高校的科技资源,朔州市紧跟政策走向,与山西省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接,加快推进朔州市“一本三专”高校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朔州市的科教资源,促进成果在“谷”内优先转化。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充分用足用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力度,为科技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今年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围绕“晋创谷·朔州”战略定位及朔州市产业发展规划,重新修订了朔州市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办法,计划新增、优化重组3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推荐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建设1—2家省级创新平台。

目前“晋创谷·朔州”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企业及科创团队可达到50家,入驻人员超过1000人,现有企业年营业收入19.2亿元。规划到2030年,“晋创谷·朔州”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纳税1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引进博士以上研发团队100个以上,年推出新质生产力产业化示范项目100个以上,真正将“晋创谷·朔州”打造成为朔州市的创新策源地、创业新引擎、兴业大舞台。(刘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