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冬季供暖成为关系群众冷暖的头等大事。朔州市始终将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放在民生工作首位,供热企业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从设施检修、服务升级到智慧调度,用一套冬季供暖“组合拳”, 让群众身暖心更暖。
供暖效果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直接。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在供暖准备阶段就下足功夫,从入户排查到问题解决,用细致服务打通保障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市民李永胜说:“供热挺好,提前就通知了,师傅早早上来给排了气,看了看,测了测漏不漏水,温度也挺好,今年这个暖气挺热。”
供暖稳定的背后,是前期充分的设施保障。作为承担朔州市区供暖任务的核心力量,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将“防患于未然”作为工作准则,把供暖准备工作前置到非采暖期,通过全方位检修和高效服务机制,为整个供暖季的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总调度长王宏介绍,早在非采暖期就启动全面备战,把“冬病夏治”落到实处——组织专业团队对朔州市257座换热站及全部管线开展拉网式检修,更换老化阀门、修复破损保温,同时还在每个小区配备了专门的供热网格员,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供暖前主动开展“入户走访”,供暖后实行分片包干,实时回应社区居民诉求。
在做好基础保障的同时,供热企业更以科技赋能提升供暖精准度。通过提前启动供暖、升级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调控”的转变,既确保供暖时效,又能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调整。从“保供暖”到“供好暖”的跨越,不仅将民生承诺转化为群众可切实感知的温暖体验,更让每一份热力都精准用在“刀刃上”。
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波介绍,10月1日提前启动供热。目前各换热站正按计划陆续启动,室内温度也在逐步升温中。还升级了“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在居民家中及管网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实现供热数据实时接入与动态监测。通过平台精准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楼栋的热负荷变化,科学调整热源输出及换热站运行参数,避免“近热远冷”“昼热夜凉”等问题。接下来,将紧盯小区、换热站、管网设施及供热参数,全面提升供热运行安全水平。同时,将持续跟踪供暖质量,及时回应市民诉求,切实把温暖过冬的民生实事办细办实,保障市民安心度过寒冷季节。(赵宏伟 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