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朔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李占山通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相关情况情况。国家、省、市17家新闻媒体20余名记者出席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丁建新主持发布会。

  李占山介绍,为了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朔州市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二个工作组以及三个区领导小组,分别开展创建工作。市委成立了“六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统筹指挥创建工作的开展。具体如下:

  一、及时安排部署。7月12日,副市长韩文让主持召开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安排会。会议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涵盖的8大块内容、40项指标、168项具体任务进行分解。会议要求,朔城区、平鲁区、开发区和各牵头单位要尽快出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相关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对标对表,自加压力,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强化各项目标责任落实。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施工图”和“时间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

  1、是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组,由韩文让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等8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朔城区、平鲁区、开发区的区长(主任)任副组长,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35个市直单位、部门各一名副职任领导组成员。创卫领导组下设办公室、12个工作组和3个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计委。

  2、8月1日下午,我市召开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相关县区和单位代表表态发言,韩文让副市长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尽快在全市掀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高潮。

  二、大力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主流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支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印发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倡议》3000份,印制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测评体系标准》100本;朔州日报、朔州新闻网、黄河新闻网、朔州视听网等媒体及时跟进,对创卫进展情况进行报道;朔州电视台《大家谈》等栏目先后录制创卫视频宣传节目4期;“六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共编发简报47期;同时,平朔安泰街路段大型“六城联创”宣传展板正在策划制作。形成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氛围。

  三、开展专项整治。

  以朔城区为主,开展“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住建部门牵头,开展“城市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工商部门牵头,开展“沿街商铺、店面卫生整洁行动”;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察”行动;以爱卫部门牵头,开展“单位院落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以卫计部门牵头,展开“健康教育”行动。

  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开展。市政府办印发了《朔州市城市环境提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开展城市环境提质行动,使城市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容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人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对城市建成区旱厕进行改造的通知》,明确了改造标准、时间范围、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目前,市区垃圾处理率为100%,污水处理率98%以上。

  环境保护见到成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深化,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3月底,在用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截至8月底,持续开展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查处取缔企业32家。2018年1至11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37,全省排名第2,去年同期为5.73,同比下降6.3%,下降率全省排名第10;PM2.5平均浓度为42μg/m³,全省排名第2,去年同期为46μg/m³,同比下降8.7%,下降率全省排名第4。桑干河清河行动全面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好转。环保、水务部门联合完成了对桑干河各支流和干流现场调查,截止2018年12月20日,共排查入河排污口81处,排查企业排污口69个,封堵工业排污口48个、规范化建设21个,清理黑臭水体44.3万方。共清理河道垃圾170.7万方,煤矸石27.3万方,河道淤泥256.7万方,采砂厂46个,改造渠道5630米。共排查违建175处并已全部清理,清理煤场19处,沿桑干河岸共栽植各类树木22.45万株。

  农村旱厕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扎实推进。省改厕《实施方案》下发后,市卫计委及时制定了《朔州市农村户厕建设改造实施细则》,将234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乡镇,明确了改厕工作三大任务(修复未达标准的、弥补未完成的任务以及推进2018年新建任务),下发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爱卫办。各县(市、区)分别出台了《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并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改建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完成2013年以来农村改厕任务268座,完成2018年新建改厕任务430座。乡镇卫生院公厕建设同步推进。截止目前,平鲁区已全部完成改建任务。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健康教育有序进行。推进健康教育“六进”活动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六城联创”的重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宣传月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进农村(社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000余份。开展健康教育进公共场所。结合“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爱国卫生月”“职业病防治周”等特殊日子,在人员密集的公园广场开展宣传义诊活动。健康教育进企业,在朔州市工商银行举办“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在市第五小学、第四中学组织开展师生拒绝吸烟签名活动,现场讲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方法等。开展健康教育进医院活动。在1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继续开设健康教育大讲堂,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35期,讲课听众人数12000余人次,参加大讲堂医务人员数共计200余人次。

  食品药品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四品一械”掺假造假、虚假宣传、篡改翻新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20项,共查处案件180起(其中食品案件82起、药械案件97起、保化案件1起),收缴罚没款26.29万元。坚持以风险隐患排查为依托,全面强化日常监管工作。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19786家次,提出整改意见3520条,已全部整改到位。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4家,取缔无证摊点80个;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712家,对11家药品经营企业突出问题进行整治,约谈药品经营企业6家。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发力。加强传染病防控。截至11月底,共报告病例3134例,均采取不同办法综合防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截止11月底,完成艾滋病人群检测159586人,随访管理240人,抗病毒治疗228人。共登记结核病患者576例,登记疑似耐多药患者41例。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目前,共有13名易肇事肇祸者接受住院治疗,救治救助三无流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7人;全市在册患者7073名,患者规范管理率72.79%,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率74%。加强免疫规划工作。1-11月份,全市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9%以上,常规免疫监测报告完整率100%。加强地方病防治。各县(市、区)均开展了儿童、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朔城区、怀仁市还进行了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截至11月底,各县(市、区)均已开展减盐、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社会宣传。

  单位院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逐步延伸。今年,单位院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大力开展。该项工作由市爱卫办牵头,“六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同志参加,从医疗卫生机构整治开始,向全市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延伸。特别是,在新年来临之际,这项活动正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顺利推进。以后,按照市“六城联创”指挥部的安排,这项工作要逐步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