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政发〔2005〕36号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我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随文下达,请各有关单位按此部署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和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目标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为“十一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至关重要。

  从当前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看,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第一,全球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国际能源需求持续趋高。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超过4%,今后几年,强劲增长势头仍将保持。第二,我国经济2004年增长9.5%,正处在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未来几年,国内对石油、煤炭、电力的需求势头不会逆转。第三,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的融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必将直接带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第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煤、电、运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大型煤炭基地、电力、铁路运输通道改造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正在为我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五,全省提出了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推进的七大产业领域,符合我市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我们把握全局、加快发展。第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今后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和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13.5%;

  全部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22%;

  财政总收入26.06亿元,增长22.35%;

  一般预算收入7.85亿元,增长17.7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增长13.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

  海关进出口总额2000万美元,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3040元,增长8.7%;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是确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维护、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三农”,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措施,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实惠增加。实施以种植优质高蛋白饲用、加工玉米、高淀粉马铃薯和小杂粮为重点的三个百万亩基地工程;以生态畜牧基地建设为龙头,抓好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重点建设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力争今年奶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大灌区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搞好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乡镇和农村卫生院、文化站的规划和建设;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部减免农业税,稳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形成农民增收的稳定机制。

  二、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结构调整明显见效。要按照省、市经济结构调整会议精神,把握好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三大重点,落实建设两大基地,壮大七大优势产业,推进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全力构筑“四柱双十园”优势产业体系(四大支柱产业、十大优势产业园区和十大潜力产业园区),实现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目标。煤炭行业要抓住市场繁荣的有利机遇,实现资源优化整合,适度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扩规模、上档次、深加工。以机械化开采技术为主导,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电力行业要加快脱硫除尘、空冷机组和煤矸石电厂建设,实行煤电联营,确保大唐2×50万千瓦机组和平朔2×5 万千瓦机组达产达效;推进朔能2×2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平朔2×30万千瓦煤矸石机组、大唐三期2×60万千瓦火电项目正式立项,及早开工建设。要利用食品、化工、陶瓷已有的工业基础,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要以乳业品牌带动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古城、蒙牛、嘉利、玉雄、鑫邦、辈辈龙、御羴、三佳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坚持走煤化工、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之路,推进煤转油、煤制甲醇和聚丙稀、硅铝合金等产业关联度大、延伸链条长、附加值高的大项目的落地工作,探索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旅游抓好以应县木塔、广武、杀虎口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的综合开发。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要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梯度开发的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市区部分地段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平朔一级公路扫尾工程,抓好南环路、顺义路、开发北延路等城市道路的建设与改造,搞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开发市委西区、电力小区、七里河公园南岸等,筹建市体育馆,完成30万平米康居工程。公路建设计划投资9.03亿元,新改建公路553.7公里。其中:新改建一级公路5条 (南环路、西环路、怀仁城东过境公路、高速公路山阴连接线和广武连接线),改建二级公路7条(元元路、苑家辛庄至偏岭、高速公路毛皂连接线、朔广线朔州至化庄、平万线、右玉通市油路续建、朔洗线应县县城段改线),建设通乡油路5条(应县义井乡、朔城区张蔡庄乡、山阴古城镇和马营乡、怀仁毛皂镇),完成 200个村通油路,新建怀河线桑干河大桥等3座桥梁,新改建20个乡镇级汽车站。完善商贸流通、社区建设、医疗服务、市场开发等城市功能,提升新兴服务业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城镇经济的吸纳、辐射和带动力。

  四、引深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之策。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结构调整的载体、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二是以资源为媒介,置换项目、资金和技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以市场化运作为着力点,加快土地、矿产资源的招标、拍卖工作,推进神华、同煤等大企业在我市发展主业的同时,配套建设新型接替产业项目,走出以地下换地上、以传统产业带动新型产业的新路子。三是提高招商引资门槛,注重引资项目质量。要改变“见商就招、见项目就引”的做法,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四是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专业队伍招商和网上招商活动,建设好招商引资项目库,做好前期工作,搞好对接、落地和服务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和谐社会。一是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关爱下岗失业人员,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和再就业税费减免等就业优惠政策,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扩大社保覆盖面。继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和完善以低保为基础,开发性扶贫、就业培训援助、助学帮困、廉租住房等相配套,经常化社会救助为补充的综合体系。

  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成“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一五”规划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要在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等方面超前谋划,全面创新。力求体现“四个突出”,即突出以人为本、突出空间布局、突出项目规划、突出政府职责。要围绕新型能源和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开展行业规划调研,组织专家公开招标承担重大研究课题,搞好规划指标体系设计和重要指标的测算,着力抓好 “十一五”重大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评估工作,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争取年底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经市委、市政府审定,人代会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

  附件:朔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录

 



           二○○五年四月五日

 

 

  附件:朔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录

  1朔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2朔州市2005年农村经济发展计划

  3朔州市2005年工业交通发展计划

  4朔州市2005年财贸发展计划

  5朔州市2005年社会事业发展计划

  6朔州市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