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始于战国,赵破林胡、楼烦后,置云中、雁门、代郡。其中之雁门郡治,考古证实在今右玉县的右卫镇。秦代实行郡县制后,中国才有了统一的行政建制。

  秦代:朔地居雁门郡和代郡。雁门郡治善无(郡县同治今右卫镇),在朔地辖善无、马邑(包括今古城墙在内的朔州老城)、楼烦(考古证实在今朔城区南之梵王寺村)3县。代郡治代(今河北省蔚县),在朔地只辖班氏1县(今怀仁东马辛庄乡附近)。

  西汉:朔地仍属雁门郡和代郡。雁门郡治善无(今右卫镇),在朔地辖善无、沃阳(右玉县北)、中陵(右玉县威远西南8里)、马邑(朔州老城)、剧阳(今怀仁日中城)、汪陶(山阴县故驿附近)、阴馆(朔城区夏关城)、楼烦(梵王寺村)、繁畤(应县东8里)、埒(在今朔州境,具体地址未确定)。代郡在今朔地仍只辖班氏县(怀仁东马辛庄乡附近)。

  新(王莽):雁门郡易名填狄,善无易名阴馆,繁畤易名当要,剧阳易名善阳,埒县易名填狄亭,马邑易名章昭,中陵易名遮害,阴馆易名富代,班氏易名班副。

  东汉:将王莽时之易名恢复过来。建武二十七年(51)定襄郡移治善无,撤沃阳,将善无、中陵划入定襄郡。雁门郡治由善无迁到阴馆。其余未变。

  三国:朔地基本上属曹魏。其时,并州共设6郡,其中之雁门郡治广武县[原治阴馆,魏黄初二年(221)移治今代县古城村],在朔地辖汪陶、繁畤、阴馆、楼烦、马邑。朔地北部为羌胡人和鲜卑人活动地。

  西晋:雁门郡在朔地辖有汪陶、繁畤、马邑、楼烦、阴馆、剧阳。永嘉四年(310),刘琨将陉岭(句注山或雁门山)北之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浑源西)5县民迁到陉南。陉北之地送与鲜卑拓跋猗卢。

  十六国:十六国时代朔地先后由猗卢代国、后赵、前燕、什翼犍代国、前秦、后燕占领。猗卢代国未设县。后赵之雁门郡治广武(今代县古城村),领朔地的汪陶、繁畤、马邑。前燕之雁门郡治广武,领朔地的汪陶、繁畤、马邑。什翼犍代国未设县。前秦之雁门郡治广武,领朔地的汪陶、繁畤、马邑。后燕之雁门郡治广武,领朔地的汪陶、繁畤、马邑。

  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所设之州称司州。司州在朔地辖有善无郡,领善无、沃阳2县。繁畤郡领繁畤、崞山(治今浑源毕村)。桑干郡,该郡治所,一说在今山阴县北,一据考古资料证实在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只领桑干1县。平齐郡治平齐(大同西北15公里),皇兴三年(469)移治今朔城区梵王寺村,领怀宁(今朔城区夏关城村)、归安(今梵王寺村)。另有梁郡,为梁郡公封地,治今朔城区老城北10公里。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司州改为恒州,朔地归恒州所辖。北魏末年,恒州各郡县在孝昌(525-528)中没于战乱。

  东魏:天平二年(535),将恒州以及所领郡县均寄治忻州一带。武定三年(545),置新城县(治今梵王寺村),隶属武州之吐京郡。

  北齐:天保六年(555),朔地始置朔州,治新城(今梵王寺村),称北朔州。天保八年(557),北朔州迁治马邑(今朔州老城),改马邑为招远县。辖广安郡(治招远县)、广宁郡(治今西影寺村东)、神武郡(治今朔城区神武村附近)、长宁郡(治今神池县城)、齐德郡(治今朔城区西南梵王寺)。

  北周:朔州总管府治招远,领2郡(广安郡、长宁郡)6县。在朔地有广安郡,领神武、招远。其辖地比现今的同朔地区还大。

  隋:隋初仍为朔州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废朔州总管府,大业二年(606)改朔州为代郡,大业三年(607)又改为马邑郡,治善阳(改招远为善阳),辖善阳、神武(今朔城区神武村附近)、云内(大同西)、开阳(今神池县)。

  唐:唐初改马邑郡为朔州。开元五年(717)分善阳县于朔州东30里大同军城内置马邑县。从此,朔州与马邑不是同一地点了。天宝元年(742),朔州又改为马邑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朔州,属县:善阳、马邑。乾元元年,“郡”作为中国政区名称,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建中年间(780-783)朔州徙治马邑,不久,恢复故治。唐末晋王李克用分云州置应州(今应县城),辖:金城(今应县城)、浑源。

  五代:基本承继唐代旧制。后唐天成元年(926),马邑县升寰州,治寰清县(州县同治一地,均在今朔城区西影寺村东)。后唐清泰三年(936),石敬瑭将朔州、寰州、应州割让给契丹,朔地入辽。

  辽:全国设5道,西京道设在大同,辖大同府、朔州、应州。其时,州有两个级别,有县级州,有府级州。朔、应二州与府同一级别。怀仁县(今怀仁市)属大同府。朔州治鄯阳(辽改善作鄯),辖鄯阳、马邑、宁远(今五寨东北)、武州(县级州,下辖神武县,治今神池县城)。应州治金城(州县同治今应县城),辖金城、河阴、浑源。保大三年(1123),将朔州改为中庆府。

  宋:宣和五年(1123),中庆府和应州一度归宋。宋在朔州置朔宁府。

  金:金改西京道为西京路,西京路设在大同,大同府辖7县3镇,其中怀仁县[贞祐二年(1214)升为云州]和安七疃镇(今怀仁市安七疃村)在今朔地。西京路下辖的朔州和应州与府同一级别。朔州治鄯阳,辖鄯阳、马邑[贞祐初年,马邑被河水淹没,移城于桑干河北今马邑村。贞祐二年(1214)升马邑县为固州]、广武[今山阴县旧广武村,贞祐三年(1215)广武划归代州]3县。应州治金城,辖金城、山阴[金大定七年(1167)河阴更名为山阴,贞祐二年(1214)升为忠州]、浑源3县。

  元:元代开始在各地设行中书省,为中国地方设省之始。省下设路、府、州、县。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路为大同路,怀仁县直属大同路。朔州治鄯阳,辖鄯阳、马邑2县;应州治金城,辖金城、山阴2县。至正十六年(1356)山阴城淹没,迁至今山阴县古城镇。

  明:明代山西省下设5府、3省辖州、15府辖州,州城一律不置县。其中大同府直辖2县,怀仁县直属大同府。大同府所辖4州中,朔州撤鄯阳县,领马邑1县;应州撤金城县,领山阴1县。

  清:清初仍沿明制,地方行政建置为省、府、县三级制。朔地各州县(朔州、应州、山阴县、怀仁县,朔州又辖马邑县)归大同府管辖。雍正三年(1725)增设朔平府,改右玉林卫为右玉县,改平鲁卫(清初改平虏卫为平鲁卫)为平鲁县。朔平府治右玉县,辖右玉县、左云县(不在今朔地)、平鲁县、朔州(朔州又辖马邑县)、宁远厅(不在今朔地)、镶蓝旗察哈尔(不在今朔地)、镶红旗察哈尔(不在今朔地)。嘉庆元年(1796)撤马邑县为乡并入朔州。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全国废府、州、厅为省县两级制。朔地的朔县、应县、右玉县、平鲁县、怀仁县、山阴县直属山西省。是年,马邑复置为县。民国三年(1914),省、县两级制改为省、道、县三级制,朔州各县均属山西省雁门道(治大同)。是年,马邑县复并入朔县。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级政区,朔地各县又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朔州各县相继为日军所占。日军将雁北13县从山西省分割出去,组成晋北自治政府。归张家口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管辖,实行殖民统治。山阴县治所迁到岱岳镇。而山西省国民政府实行分区联系制,全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朔地6县分属第一、二行政区。并在各县委任县长,组成县政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朔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后,朔地各县以北同蒲路为界,路西归晋绥边区,路东为晋察冀边区。

  解放战争爆发后,随着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的撤销,东、西雁北合并,朔地各县统归雁北地区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9月,朔地各县划归察哈尔省,属雁北专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朔县将下面高(五区)、下木角(四区)、井坪(二区)三区的193个自然村(连同小村庄共206个)划归平鲁县,平鲁县治所由平鲁城(今平鲁区凤凰城镇)迁到井坪。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朔地各县重归山西省。1954年7月,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雁北专区与忻县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雁北各县并为6县。其中左云(含右玉)、山阴(含应县)、朔县(含平鲁)。大仁县并入大同市为区,后又由大仁区改为怀仁区。1961年恢复雁北专区及原来各县。1964年12月复置怀仁县。1965年5月怀仁县归入雁北专区。1971年雁北专区改为雁北地区。1972年11月,右玉县治所由今右卫镇迁到梁家油坊。

  1988年3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朔州市,为省辖地级市,管辖朔城区(原朔县)、平鲁区(原平鲁县)和山阴县,市政府驻朔城区。1989年1月5日,朔州市正式建立。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撤销,地市合并,原雁北地区的怀仁、应县、右玉三县划归朔州市,实行市管县。朔州市辖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怀仁县、应县、右玉县,共二区四县。2018年8月8日,怀仁县撤县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