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朔州市政府研究中心课题组

朔州市是典型的以煤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以煤而立,以煤而兴。全市煤炭储量约430亿吨,2016年产量1.52亿吨,稳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3.8%。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2煤炭产业“黄金十年”宣告终结,给以煤为主的朔州经济蒙上了阴影,2015年煤价最低时吨煤利润只有几元钱,煤炭企业半数陷入亏损。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见效,带动煤炭价格回暖。在煤炭产业仍然处于低潮的今天 ,如何利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契机,研究探寻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为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走出困境提供支撑和保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立足未来,长远谋划

我国煤炭消费量于2013年达到峰值37亿吨,之后连续三年下降。经济形势、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环保约束、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合力下形成的需求稳中有降的趋势难以扭转,未来煤炭价格虽然仍会有较大波动,但再创新高几无可能,长期维持高价也比较困难,行业利润将逐渐趋于合理化,甚至微利化。因此,从政策制定者到企业,一定要认清现实,放弃煤炭重回牛市的幻想,做好做足长远打算,紧紧抓住当前煤炭市场回暖的契机,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如下

经济形势方面。中国经济短周期的回暖已经见顶,而长期的经济仍处于下行趋势。根据交银国际洪团队的研究结论,中国经济存在三年库存投资周期,并与许多经济文献中论述的其他国家的Kitchin基钦库存周期基本一致。本轮三年周期始于2015年第四季度,于2017年上半年见顶。而库存周期是上半年工业经济回暖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收入单月增速于3月见顶,此后进入下行通道,需求转冷导致企业生产放缓,产品存货增速自5月以来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已成定局。尽管全年稳增长卓有成效,但未来仍需防范经济下行风险。数据方面,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尤其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九月份汽车零售增速同比转负,地产销售增速大幅下滑,一二线到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全面转负,其中对稳增长起到重要贡献的三四五线城市地产销售由6月份两位数增速的热销,降到9月份两位数负增长,这些月度数据侧面验证了对短期经济走势的判断。经济走势无疑决定着煤炭需求和煤价走势。

政策导向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用行政手段调整供给曲线,使上、中、下游利润重新分配,即不要暴涨,不要暴跌,让上游企业维持合理利润,用利润降杠杆去债务防风险。同时不能够使市场产生自我反馈机制,即原材料价格疯涨,那样会杀死下游企业,所以行政干预下煤价不会持续大涨,如近期国家发改委协调神华等大型煤企与电厂签订长期协议稳定煤价、山西七大煤企联手降价等一系列举措表明,行政调控稳定煤价意图很明显。我国煤炭产量一半用于发电,另一半用于钢铁、水泥、化工、散煤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背景下,未来煤炭需求倾向于走低。

环保约束方面。受去年全国范围内冬季严重雾霾影响,全社会对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呼声空前高涨。今年以来,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26城市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煤改电、煤改气,煤炭作为燃料的需求将大幅减少。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点城市钢铁行业限产50%,电解铝厂、氧化铝厂限产30%,碳素企业限产50%,与2016年去产能不同的是,今年环保限产对产量形成了约束。这将对煤炭需求和价格形成抑制。

替代能源方面。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提升,煤炭消费量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6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煤炭消费量下降4.7%;原油消费量增长5.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0%;电力消费量增长5.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1.7个百分点。短期趋势看,今年1-8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7.4%,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5%,水电发电量同比降2.1%,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8.3%,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9.4%,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34.0%,对电煤消耗形成明显置换。

技术进步方面。从长期来看,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叠加引致的单位GDP能耗逐渐降低,将对煤炭需求和价格产生长期抑制。2016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

二、识别风险,找准症结

总结目前我市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是认识不到位、缺乏接续产业、企业负担沉重。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建市初期的90年代我市公布的煤炭储量就是422.9亿吨,经过将近30年代强力开采,可采面积大幅减少,储量基本没有修正,还是430亿吨,实际储量应该减少不少。再加上近年来机械化大矿超强度开采,原本设计服务年限70年、年产量500万吨的矿井,一年就能产出1500万吨煤,不到20年就无煤可采了,煤炭资源消耗很大。同时,在煤炭行业长达十年的“黄金时代”里,从业人员逐渐失去了对风险的敏锐嗅觉、对行业供需的精准把握、对经济走势的准确判断,只盯着眼前的煤价和利润,难以避免短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回暖,一些人产生了煤炭国家兜底、重回牛市的幻觉,大干快上、超挖滥采、粗放管理等现象有所抬头,影响到去产能降杠杆减债务,甚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全面落实。有些人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靠煤吃煤、得过且过,低估了未来煤炭市场面临的困难,对培养接续产业没有想法、缺少办法。

二是煤炭产业缺乏比较优势。朔州煤炭产业的主要优势是集中度高、矿井现代化程度高,位居全省前列。主要劣势,一是煤质一般,虽然煤炭储量大、产量高,煤质一般,多数发热量较低、含硫量较高,煤质、煤价远比不过晋城、大同等地。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依赖度过高。煤炭行情好的时候,各行各业红红火火,一俊遮百丑,煤炭行情不好的时候,经济社会负重前行,百业萧条,真正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核心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百分之六七十的经济贡献率,在可预见的一二十年后,煤炭产业将进入衰退期,煤炭产业的支柱地位将加速动摇,现在看在短期内可替代产业难以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煤炭除外运以外,主要用于本市火电厂发电,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已建成运营电厂25个,电力装机容量达759.9万千瓦,煤电一体化机组和综合利用机组装机总量均居全省第一,有近3000万吨煤炭可就地转化为电力,现有的70余个煤炭加工企业每年可消化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2250万吨,相较于每年1.5-1.7亿吨的产量而言高价值的深加工用煤量还是太小。

三是企业负担沉重。一方面是债务负担重。在煤炭“黄金十年”的末期,很多煤炭企业盲目扩张,举债扩建、新建、改造现代化矿井,投资巨大,项目刚建成甚至尚未建成,煤价已经大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受煤炭回款率、盈利状况等影响,煤企特别是国企资金整体趋紧、大幅亏损和负债率过高使得银行收紧了煤炭行业贷款政策,最困难的时候,各大煤企只能靠“还旧借新”过日子。虽然煤价回升使企业现金流大幅改善,但距离还清贷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债务负担将持续制约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 职工分流难。2017年,全市计划再关闭煤矿4座,退出产能1360万吨,涉及职工数百人,这对经营已经比较困难的煤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分流的煤企职工往往缺乏技能,其再就业一直是个难题。

四是缺少有力的接续产业。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延长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煤炭相关的接续产业,以及产业转型。循环经济方面,朔城区循环工业园区入驻的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技术不够成熟,很多不能开工生产。延伸产业链、煤化工方面,常见做法有煤--铝、煤--化、煤--化、煤--化等项目,朔州市电解铝、煤焦化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由于电价高于周边地区,且自备电厂建设受到政策限制,未来发展阻力重重;煤化工项目一方面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全国只有十八套煤制烯烃装置,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气革命引起国际石油市场发生深刻变革,油价长期徘徊在较低位置,煤化工相较石油化工成本优势不大,如潞安集团钴基催化煤基合成油,直接生产成本相当于使用售价45美元/桶的原油提炼,平鲁区的劣质煤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仍在试运行阶段,目前还看不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平鲁区循环经济园区的其他项目仍然在立项或者建设阶段,在煤企资金紧张、银行信贷收紧的情况下,运行艰难。煤炭周边产业虽有三元碳素、晋坤矿产品等优质企业,但规模尚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产业。乳制品、陶瓷、畜牧、小杂粮等主要接续产业,全部是民营企业,分别面临着产业集中度较低、品牌效益差、产品附加值较低、营销能力不强、人才匮乏等等问题,虽然不乏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明星企业,但整体而言,规模、竞争力不足以作为支柱产业。

三、开拓创新,转型突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肯定了山西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肯定了山西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抉择,要求山西加快先行先试,努力探出新路子,由此再塑了转型综改这一金字招牌,为我们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不辱使命转,奋力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一是要端正认识,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含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利用本身就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紧张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运用宏观调控、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等多种手段,调节煤炭资源的最佳消耗速度,保证在煤炭的替代资源被广泛采用之前,煤炭资源可以持续地开发利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并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刻认识到,目前煤炭市场回暖呈现量减价升的特点,行政调控意味很强,并不是需求曲线移动导致的量增价升,要严格遵守行政指导对于产能的限制,将利润用于降杠杆去债务,不可盲目举债和投资,切实降低风险,提高增长质量,为可能到来的经济下行风险和更长期的增长做好准备。坚定不移去产能,更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能交易,按计划关闭退出煤炭产能。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相结合,提高先进产能占比,促进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继续改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企业减负。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推动金融机构通过贷款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帮助企业降杠杆、防风险、渡难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努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利用专项建设基金、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信用增进、再担保等方式,支持企业多渠道融取低成本资金。深化煤炭、电力、土地等领域改革,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引导企业眼睛向内挖潜增效。统筹中央奖补资金、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四是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晋北(朔州)现代煤化工基地,保障200万吨/年低阶煤分质清洁利用多联产项目尽快投产见效,为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延伸拓展煤炭价值链和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深化煤电联营,争取煤电材、煤焦化、煤焦钢一体化发展的先进项目在朔落地。发挥循环产业园区的先发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做好技术储备,促进园区项目尽快开展商业化运营。巩固好已有的锅炉制造和煤机维修,力争在国产电动汽车投资热潮中有整车装配或者部件生产厂落地投产,为此可以从技术相对成熟、门槛相对较低的电动代步车做起,以优惠的招商政策、发放本地车牌等条件吸引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来朔建厂。

五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顺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抓好源头治理、过程治理、重点治理、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力度,实施散煤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煤改气、集中供热,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全面完成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彻底解决城区冬季原煤散烧问题。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实施设区市空气质量信息共享、污染排放联合控制、联动执法,有效防治雾霾天气。深入开展环保督察,引深“铁腕治污”行动,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攻坚克难,实现朔州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山西省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贡献朔州智慧。

                             课题组成员:曹刚 边永军 罗成业

                             执笔:罗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