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锦绣龙城迎来一年一度盛会。第十三届山西省节能环保暨“双碳”技术产品博览会于2023年10月12-14日在山西省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10月12日在省城开幕,省政协副主席李晓波、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刘海芸、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杨文清、省发改委资环处长李红,以及科技厅、工信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能源局、国资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和单位共38位有关领导出席,会期三天。省综改区、朔州市、临汾市、吕梁市柳林县、省邮政局等政府组团参展;中石油、宝武集团、中联煤、中国中铁、中铁三局、十二局、中国中车、农业银行等央企;国际能源、潞安化工、万家寨水务等20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参会,设展面积万余平方米,共有百余家单位参展参会。博览会以“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能源转型综合改革、“双碳”目标、低碳发展、“双碳”智能化技术产品及智慧矿山数字化、节能技术、绿色金融等内容。共同推动全省节能、双碳行动持续发展,为我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朔州展厅展示了朔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精神,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转型综改示范、能源革命创新、农牧融合发展四大高地;落实落细“六大行动”,加快构建具有朔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六大支撑”,不断夯实转型发展新基础新态势;抓紧抓牢“八大抓手”,努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新路径;不断激发“三大动力”,全面塑造转型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一个根本保证”,加强不断健全转型发展新机制新体制。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展厅展示了朔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六次重要指示精神,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低碳发展,高起点谋划实施一大批重大转型项目。在平鲁区建起了全国最大的低碳硅芯产业园,积极打造的千亿级低碳硅芯产业园区,产业园总投资500亿元,按照一期重点发展光伏、电子、碳化硅等基础材料产业,5年内打造成为中西部低碳硅芯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逐步成势,持续形成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热潮,一个新型绿色综合的能源基地正在加速崛起。


展厅还全面介绍了九大循环工业园区、八大水系等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方面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

展厅还切入介绍了四个低碳项目。一是三一重工朔州一期单晶硅项目,2023年9月28日点火投产,80台套单晶炉已经成功通电试机,即将进入到试生产阶段。 选用行业内先进的1600炉型的低氧炉台,进行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的产品具有高寿命、低氧碳、电阻集中性优良的特点。二是朔州市经开区一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下半年,总投资4.19亿元,就业140人,作为国内N型电池技术的引领者,生产的双面太阳能柔性发电板2022年产值3.8亿元,2023年将达6亿元。三是宝武铬合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2023年9月27日,市委书记姜四清与宝武清能公司总裁魏炜、宝武太钢集团总经理助理王红斌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进行深入交流,企地双方共同谋划实施绿色低碳铬基合金项目。四是新建朔州民用机场零碳运行项目(一标段:供热制冷系统工程),中深层地热井共钻井2500米,流量60m³/h,出水温度60℃左右,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机场的供热需求。浅层层地热能取热孔共钻浅层地热井720口,敷设取热管道86400米,覆盖到了机场地下的各个角落,可达到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效果。9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主持召开推进会。

朔州展厅的成功展出将对提高我市节能环保水平、双碳行动的影响力、知名度,对相关技术产品在行业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对加强各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