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记者 易珏)今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全球100多个城市发布。
2018年,在报告中被统计的全球智库有8162家,其中欧洲智库有2219家(27.2%),北美占1972家(24.2%)。欧洲和北美依然是最大的智库运营地,但相较于17年,今年北美智库数量无变化、占比下降,相反,欧洲智库数量和占比均增加。
报告指出,在过去12年中,美国和欧洲的智库建立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亚洲、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北非的智库数量和类型继续扩大。亚洲的智库数量已增至1829(22.4%),中美洲和南美洲则拥有1023家智库,占全球智库的12.5%,增长缓慢。而非洲和中东的智库数量共为1119(13.7%)。
美国以1871家智库数量仍是世界上拥有智库机构最多的国家。随着一系列推动智库发展的举措,印度智库数量超过中国,现有509家智库机构,居世界第二。2018年中国拥有507家智库,位居世界第三。英国和阿根廷智库数量位列中国之后,分别拥有321家和227家。俄罗斯2018年以215家智库数量超过法国(203家),次于德国(218家)跃居第7位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
自2006年起每年发布一期,至今已连续发布十三年。《全球智库报告2018》根据全球智库综合排名、分布区域、研究领域和特殊成就四大类别,共列出了51个分项榜单。其中,中国智库共上榜39项。
其中,在“2018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全球化智库(CCG)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7家再次进入全球顶级智库百强。
报告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破坏性力量,科技变化速度的显著增长,全球信息的相互依赖以及信息和政策流动强度和威力的增加。这四大关键趋势将在接下来十年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正是这些因素席卷全球的数据和影响了政治。
对此,报告分析认为,智库能够为在极端和变化时期为改革公共政策和机构提供一系列战略和举措。尽管目前挑战众多,但这也正为智库带来通过发展创新政策方案来应对挑战的机遇。
因此,报告建议当今智库需要在管理技巧、战略沟通方案、募资战略和大数据分析方面不断推进。另一方面,智库需在更新商业模式和确保研究和产品的质量和严谨性之间找到平衡。只有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并从一始终地致力于研究的卓越性才能使智库幸存、胜出。(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