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 郭泽涵)中国—中亚峰会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成功举行。本次峰会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7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见后,中国领导人与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经贸、产业发展与投资、海关、农业、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联合文件强调了对每个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支持,在贸易、能源方面的合作意愿,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国—中亚峰会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路透社表示,在峰会期间,中国国有能源公司中石化和哈萨克斯坦的KayMunayGaz (KMGZ.KZ)就哈萨克斯坦西部阿特留地区的聚乙烯项目的潜在投资达成了关键条款。

随着哈萨克斯坦为其他双边会议定下合作基调,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贾帕罗夫告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渴望深化贸易、经济和投资联系。“我们两国之间没有政治分歧或未解决的问题,”贾帕罗夫说。

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双向贸易去年达到创纪录的700亿美元,其中哈萨克斯坦以310亿美元居首。吉尔吉斯斯坦紧随其后,为155亿美元,其次是土库曼斯坦,为112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98亿美元,塔吉克斯坦为 20 亿美元。

“我们一直支持中国与中亚之间的这种一体化,”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艾伯特·帕克说。帕克告诉路透社,在这个框架下,我们正在努力减少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协调贸易标准以促进更好的一体化,并提供更多政府官员可以讨论的论坛,并试图制定标准以促进更多贸易。

“中国正在成为所有中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我预计中国将在明年或之后重新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 (RSIS) 的高级研究员 Raffaello Pantucci 说。

德国之声称,在中国—中亚峰会之后,北京有望与几个中亚国家推出新的免签证举措。目前,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与中国就免签制度达成协议。吉尔吉斯斯坦仍在与北京就条款进行谈判。大西洋理事会的丘(音)告诉德国之声,免签证制度与中亚向中国开放出口有关,因为该地区国家多年来一直试图向中国出售更多种类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与G7分庭抗礼?中国举办中亚峰会》的文章称,峰会的目的是加强与志同道合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伙伴关系,以对抗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国认为该秩序正在努力遏制、打压它。

针对此类言论,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于骏16日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中亚机制起步虽然较晚,但注重务实,尊重各国诉求,深受中亚各国支持和欢迎。中国和中亚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同其他机制竞争。只要真正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事情,有利于地区共同繁荣的举措,中方都愿意支持。

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同意,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下次峰会将于202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元首们同意在中国设立中国—中亚机制常设秘书处。(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