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我国盐碱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具备改造潜力的有3亿亩至4亿亩。要想进一步增加耕地储备,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对于端牢中国饭碗、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盐碱地的治理工作,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目前已有数千万亩盐碱地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充分盘活盐碱地资源,必须进一步强化盐碱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进而推动盐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通过耐盐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应用,极大促进了盐碱地综合利用进程:选育一批耐盐优质作物品种,为盐碱地粮食生产提供了种质资源;咸水、微咸水安全灌溉技术取得新进展,为盐碱地水盐优化调控和作物节水生产提供水资源保障;研制一系列盐碱地高效改良培肥制剂与产品,构建盐碱地肥沃耕层技术体系,为盐碱地盐分立体阻控和培肥改良提供支撑;构建分区分类盐碱地改良利用新模式,让盐碱地适生种植更具精细化和针对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盐碱地上的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大机遇。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依据盐碱区资源禀赋,需要继续创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和产业体系,打造盐碱地“适盐用盐”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手段,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加强耐盐品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加速耐盐粮食、油料、纤维、绿肥等作物的育种进程和推广应用。树立大食物观,加强耐盐特色植物和经济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研发配套盐碱地特色植物适盐种植技术,破解盐碱地植物品种少、栽培技术缺和推广不足等难题。依据不同盐碱区水资源现状、土壤特性和作物种植结构,系统开展土地高效耕作、秸秆高效还田、增施有机肥等肥沃耕层构建原理和技术,以及高效土地耕作、平整、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农机具的研制和推广,提高土地整理和培肥效率。利用最新的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水资源评估,形成盐碱地综合利用水资源承载力清单。注重盐碱地特色农作物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协同提升机制,加强特色高耐盐的经济作物包括粮棉果蔬等品质功能挖掘,延长深加工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盐碱地特色农业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应该相信,通过综合整治,更多盐碱地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