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田间杂草防控的关键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朔城区的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有忙着查看作物长势的、有提供技术指导的、有耐心解读惠农政策的……这些活跃在田埂上的“田间课堂”,是朔城区创新“党员+农技骨干”惠农服务模式、将支部战斗堡垒前移到生产一线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朔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新打造“党员+农技骨干”惠农服务新模式,组建6支惠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让党的政策直达农户,让先进技术扎根沃土。
保障粮食安全,科技是关键支撑。朔城区始终坚持“藏粮于技”,聚焦提升粮食单产与品质,强力整合农技资源,系统推广优质新品种与先进适用技术。其中,“膜侧播种+”种植模式作为“明星技术”被重点推广。该模式融合良种、良机、良法,实现精准播种、保墒节水、抑制杂草、提升地温等多重效益。目前,全区应用此技术的农田达到53.8万亩,预计亩均增产200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解决政策知晓度低、技术落地难等“最后一公里”问题,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创新思路,推动机关党支部与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紧密联动,将服务阵地前移。党员干部变身“政策宣讲员”,农技专家担当“技术特派员”,变“会场讲”为“地头教”。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要点剖析,到农机操作“手把手”教学,再到惠农政策解读,“现场讲解+实操演示”的零距离服务模式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技术应用的“末梢神经”。
朔城区还组建了6支由党员先锋与农技骨干组成的惠农服务队,深入乡村、农户和田块,精准对接村“两委”、种粮大户及新型经营主体。他们全面摸排生产情况,针对性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第一时间解决田间杂草绿色防控、病虫害防治新法应用、智能农机调试操作、惠农政策申报等难题。服务队凭借专业知识和务实行动,赢得了农户“贴心人”的口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武跃林 尹富 张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