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野糜子、狗尾草等恶性杂草长期制约着我国高粱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重大技术难题,朔城区深耕“校地联合”的经营模式,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高粱恶性杂草除草试验田,经过科研攻坚,在阻断恶性杂草和病虫害防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朔城区高粱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在朔城区窑子头乡下圪佬村高粱恶性杂草除草试验田里,高粱挺拔如戟,穗浪翻涌,以最炽热的绯红回应着自然丰饶馈赠。来自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的专家,正在热情地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户讲解高粱种植的相关经验和最新技术,切实为农户们解决高粱种植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为丰产增收、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种植户柴明山说,今年种了两个品种,总共种了60亩,长势挺好。农业局来给免费打的药,效果明显,草就没了。预估产量最少能打1000斤,去年才打了300斤。
试验田的技术实效让农户吃下“定心丸”,“校地合作”通过“边种植、边研究、边收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科研成果快速接受田间检验、高效落地转化。
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洪介绍说,主要用了两种技术,一个是除草剂绿色防控技术,也就是田间除草剂综合的绿色防控,再一个是蚜虫的防治技术,这儿的蚜虫多年来发病比较重,前期采取一些技术,彻底把蚜虫控制住了。下一步准备在这里打造一个高标准的示范园区,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包括新品种的选择等,让农民亲眼看到高粱的发展应用前景和它的产量优势。

山西作为酿造业大省,高粱市场需求量大,朔城区通过搭建“高校团队+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不断推动朔城区有机高粱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高粱的种植和管理,增加大家的收入。
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荣说,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根据朔城区的地理特点,大力发展高粱种植,积极与酿造企业协作发展订单生产,今年高粱种植面积达到6.86万亩。下一步,将加强与外部企业合作,打造朔城区的高粱品牌,与技术单位合作,进一步把高粱产业发展壮大。(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
当前位置:
打印信息
关闭页面
字体放大
字体重置
字体缩小
收藏页面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030号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三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