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政办发〔2010〕121号

  

  

各县、区人民政府,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了推进全市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深入开展,前不久,市政府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和开发区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考核(评价)。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进展情况 

  从总体上看,各县区和开发区对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进度都比较快,政策措施落实都比较到位,呈现出齐头并进、争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具体表现在:一是项目准备充足。全市194个重点项目中,朔城区30个,右玉县25个,平鲁区36个,山阴县38个,怀仁县32个,应县19个,开发区14 个。全市计划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占到总项目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右玉县通过引进和鼓励等政策,上马建设了不少投资上亿元的工业调产项目,成为全县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投资最多,项目最多的一年。二是项目建设速度较快。1—7月份,全市共有42个项目完工或部分完工,其中:朔城区完成10个,平鲁区完成5个,右玉县完成3个,山阴县完成8个,怀仁县完成8个,应县完成5个,开发区完成3个。另外,全市当年新开工的94个项目中,朔城区开工12个,右玉县开工14个,平鲁区开工21个,山阴县开工18个,怀仁县开工22个,应县开工4个,开发区开工3个。三是组织机构健全。各县区和开发区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产业调整和振兴领导组及其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人员均已到位,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右玉县将调产办和企业减负办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已到位。四是政策措施配套。各县区、开发区都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意见以及考核奖惩办法。开发区还针对不同产业制定了不同的扶持鼓励政策。山阴、怀仁两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分别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列了1000万元的产业调整专项资金计划,应县也列了100万元,用于对重点调产项目的支持。五是工作落实到位。为了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和开发区都制定了具体的会议工作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解决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朔城区、山阴县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主要领导亲自主持研究七大产业调整振兴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工作推进较快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制约我市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第一,一些开工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开工早,进度慢,如朔城区三元炭素、右玉中大科技、泉鑫高岭土、朔玉建材等项目;第二,已完工项目因缺少流动资金不能尽快投产,影响调产效果的体现,如右玉的神固建材、臣丰食品、朔城区的诚信锅炉、紫金山镁业等项目都已建成较长时间,因后续资金不足,不能正常投产;第三,一些前期准备项目用地得不到保障,影响项目的落地建设,如开发区的华荣配电和华东电器联合建设的箱式变电站项目、山阴玉龙小杂粮加工项目、怀仁承泰特种车加工项目;第四,全市煤炭生产项目多数因拿不到开工许可证,不能开足马力建设,只能搞一些地面办公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工作,大量的资金不能投入使用,多数煤矿的综采设备已到货,急待安装调试,山阴县、平鲁区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全市调产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强度。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今年后四个月,各项工作都进入了冲刺攻坚阶段,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一刻也不能放松项目建设这个关键,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工作责任,逐项认真研究解决,要继续抓好相关文件政策的贯彻,具体要做好政策的完善和落实,项目的跟踪服务,项目情况的协调调度以及年终考核(评价)等相关工作。当前要尽快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努力帮助煤炭企业补办完善正式开工的相关手续,帮助资金不足的项目克服资金困难,保证项目顺利建设,确保全市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  

  附:1—7月份全市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重点项目进度情况

 



         二○一○年九月三日